重磅!深圳千亿级机器人计划登场,关联受益公司名单曝光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8:24 点击次数:92
投资者必看!深圳抛出“重量级计划”——《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已正式发布。该计划不仅着眼未来三年,更立下雄心壮志:至2027年,深圳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冲刺千亿大关,孕育超过1200家企业,力争打造国际顶尖的产业集群。简而言之,深圳正致力于将机器人从科幻电影带入现实生活,使它们真正融入工厂、医院、家庭,甚至成为你的“并肩战友”和“得力助手”。
本次计划的核心焦点在于“具身智能机器人”。这个名词听起来颇为高端,但实质上,就是让机器人具备“身体”与“大脑”——既能灵活自如地运动,又能自主进行思考。例如,能为你搬运快递的仿生手臂,能细心照料老人的护理机器人,甚至能在工厂中实现精准组装的工业机器人。深圳的目标,就是要让这些机器人变得更加“聪慧”、“灵活”且“经济”。
深圳将着力攻克仿生手技术难关,如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类肌肉驱动技术,打造出能够拿取鸡蛋、拧动螺丝乃至进行手术的“机械手”。未来的机器人,其灵活性甚至有望超越人类手指。此次研发还将专门设计适用于机器人的AI芯片,以解决算力不足、功耗过高的问题。例如,支持大模型推理的芯片,将使机器人能够迅速理解环境并作出决策。同时,深圳还将研究双臂协同、双腿行走的控制技术,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端茶递水、上下楼梯,甚至翩翩起舞。
本次计划中明确提到“推进国产化替代”,这意味着深圳将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,从电机、传感器到芯片,实现全链条的自主可控。深圳此次不仅描绘了宏伟蓝图,更拿出了真金白银和政策扶持,其核心策略精炼为三个字——“搭平台”。主要涵盖以下两点:
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,让企业实现“拎包入驻”。即提供技术支持,建设开放平台,共享通用模型库和真机数据,中小企业无需从零开始,直接调用资源即可进行开发。同时,给予优惠政策,企业租用算力训练模型能够节省成本,降低研发支出。
爆款产品的培育:加速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。深圳深知技术再先进,若无法市场化也是徒劳。因此,计划中特别强调将开放50个应用场景,政务、医疗、工厂等领域将优先试用机器人,如让机器人在医院送药、在工厂组装手机。同时,鼓励企业勇于尝试,政府将给予补贴,降低市场风险。此外,还将打造“机器人友好园区”,即建设机器人剧场、未来街区,让机器人走上街头进行“实习”,积累真实场景数据。
或许许多人认为机器人产业离自己还很遥远,但深圳的这次计划实则蕴含着诸多机遇。1. 未来三年,深圳将急需大量机器人工程师、算法专家,乃至机器人培训师。2. 开源平台将降低技术门槛,小团队也能开发出垂直应用,如养老机器人、教育机器人。3. 家政机器人有望降价普及,工厂招聘将更青睐于“擅长管理机器人”的岗位。
那么,深圳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?1. 从华强北的电子元件到南山的高端芯片,深圳拥有全球最为完备的硬件供应链。2. 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研发,避免空谈误国。3. 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,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和资本。
以下是部分有望受益的公司名单。
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
总之,深圳此次押注的不仅仅是机器人产业,更是下一个时代的产业主导权。若该计划成功实施,未来你家的保姆、医院的护士、工厂的技工,或许都将拥有一张“金属面孔”。而深圳,或将孕育出下一个华为、大疆级别的科技巨头。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!